多线程应用提高(IV) 线程安全的集合类
多线程应用提高(IV) 线程安全的集合类在Java中的数据结构一篇中,列举了Java中一些常见的集合,此文主要梳理线程安全的相关集合 我们知道,当一个实例对象只能被一个线程访问时(线程私有),无论如何都不会有线程安全的问题,但在多线程的情境下,多个线程操作同一个对象时,可能会出现更新丢失、读写数据不同步、计数击穿等现象,此时这种操作就是非线程安全的 相应地,线程安全的集合有这样的特点:在多个线程操作同一集合时,能保证每一步操作都是安全的,与串行执行的结果一致,不会出现数据不同步等预料之外的问题 可以先看这个小例子Java-lab/ListT.java at master · fishstormX/Java-lab,我在里面解释了
![多线程应用提高(IV) 线程安全的集合类]()
2019-07-13鱼鱼
使用RPC与Restful接口调用服务
使用RPC与Restful接口调用服务在SOA和微服务架构中,远程通信是无法避免的,最常用的远程通信有两种方式: restful的接口,使用Http通信 使用dubbo或是Spring Cloud组件进行 RPC协议远程调用,可选地使用socket通信 不同的人对 RPC调用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对rpc本身的理解都不甚相同,但我认为 RPC有两种倾向: 一为语义化的 RPC 没有统一的请求规范,数据格式在开发人员中很难达成一致,在使用传统Http调用时,交互的双方需要约定一份“API文档”以保证数据格式的唯一性,这样API格式本身就成为了一道大墙,耽误研发双方的时间 但如果服务间采用语义化 RPC进行交互,双方可能并不需要一份文档,只要一份约定好的代码,并以此作为双方的依赖,在请求时也仅仅是直接调用方法本身,如此强的语义性怎能让人不爱

2021-01-13鱼鱼
数据库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和一些语法
数据库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和一些语法本篇文章讲述基于MySQL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和一些相关的语法 在数据库中,存储过程是指将复用度很高并且不需要通过程序进行预编译的的SQL语句预先写好存放起来(此处所指的为用户定义在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在需要时直接通过call调用 先看一个例子(注意,这不是创建存储过程的语句): 其中使用了日期相关的函数,DATE_SUB(CURDATE(),INTERCAL 10 DAY)代表当前时间前推十天 这个存储过程作用是查出十天前的数据然后将其删除 MySQL默认的分隔符是" ; ",这样一来定义存储过程就会因为 ; 被打断,所以在定义存储过程前后需要修改分隔符,使用DELIMITER关键字跟随分隔符,实际创建存储过程语句为:
![数据库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和一些语法]()
2019-06-12鱼鱼
过滤器、拦截器、监听器和AOP
过滤器、拦截器、监听器和AOP用这篇文章来梳理一下这些杂七杂八的Spring MVC中的基础概念,顺便讲一下在项目中的一些基本使用和常见应用(其实主要是针对AOP的),至于使用他们实现具体的功能,后续可能会独立写出来(谁知道呢) 执行的顺序: 项目初始化:filter:init()->filter:doFilter()->preHandle->Controller->postHandle->afterComplition ->destory() 过滤器(Filter),由servlet提供,拦截URL(其实是servlet),经过代理,执行想要的方法,最基本的使用是集成Filter类并重写方法,因为是从url层面上直接拦截,可以有很多用途,比如用于用户身份校验,比如某些页面需要有用户权限才能访问,就可以利用过滤器进行拦截,一些安全框架的鉴权本身也是过滤器的实现
![过滤器、拦截器、监听器和AOP]()
2020-03-01鱼鱼
tips
tips一些小tip: 向上转型,失去特征 定义相同对象,重写hash和(不是或)equal Vue.nextTick() 回调函数:在Vue(重新)渲染页面之后调用 vue绑定样式,我们会发现background-color 不能直接绑定 需写为backgroundColor 因为js中不允许出现‘-’ 存库之前,mysql会把换行符什么的过滤掉,使得出入不一致(应用场景:textarea存)解决:this.value.replace(/\n|\r\n/g,"
") linux下的mysql的表名是区分大小写的! 实现线程接口 Runnable 注解注入失败 注解注入失败 Linux下缺少部分字体,使用drawString会出问题(二维码模块),解决手段:从windows引入字体,因为不是什么主流问题所以就简单写一下,如果再碰到相关问题在详细的讲述一下
![tips]()
2019-05-08鱼鱼
DDD领域下的架构模式——CQRS架构
DDD领域下的架构模式——CQRS架构//TODO
![DDD领域下的架构模式——CQRS架构]()
2021-06-24鱼鱼
分布式系统中的一致性算法和问题解决
分布式系统中的一致性算法和问题解决在撰写脑裂问题相关的博客时发现脑裂问题的产生原因在不同算法下的分布式系统各不相同,需要先大致了解一致性算法并针对性的解决 市面上有很多开源的分布式系统,他们的数据一致性算法不尽相同,例如k-v系统的祖师爷——zookeeper采用的是ZAB的算法,而最近流行的Consul是raft算法,不同数据中心server沟通的方式则是gossip协议 不同的协议和方式对选举和数据同步有不同的处理机制,利用这篇文章来对比常见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 一个系统可能会使用多个不同的一致性算法,以便于在不同的业务环节上有着各自更贴切的处理 ps:有种观点是一致性算法不是很准确,因为replica也能保证数据某种程度上具有一致性,有人称之为共识算法

2021-03-13鱼鱼
ELK全家桶基本使用(I)文件收集Filebeat
ELK全家桶基本使用(I)文件收集FilebeatFilebeat是Elastic中的轻量文件收集系统,相比于功能更强悍的Logstash,当我们需求很单一,读取文件内容且对文件内容没有过多复杂处理时,最好使用FileBeat取代Logstash,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内存开销 文档链接 Filebeat负责收集文件并发送给下游服务 核心行为包含输入、处理过滤和输出 当然也有集成好配置的模块,通过模块与Es和Kibana链接可以直接在Kibana上看到组件的可视化 同时不难看出Filebeat其实对数据库的支持不是很健壮 截止7.6版本,开源的Filebeat可支持以下几种消息输入类型: log 用得最多的输入类型; stdin 标准的输入,从process或是piepline读取(可理解为脚本运行通道直接输入),一旦配置了这种input方式,其他 input将不再生效文档地址;

2020-03-16鱼鱼
Kafka服务端集群原理
Kafka服务端集群原理kafka是家喻户晓的消息队列,也因“纯粹”而闻名(高性能高吞吐、扩展较少较为简单),此篇文章整理Kafka的基本架构,将按照Kafka的版本迭代分别展示架构的演进(截至版本3.0) 我们在这里暂且只讨论Kafka服务端,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逻辑简单带过 扫盲一下Kafka的部分概念: Producer mq生产者通用叫法 作为消息的生产者,在生产完消息后需要将消息投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某个topic的某个partition) Producer可以根据指定选择partition的算法或者是随机方式来选择发布消息到哪个partition; Consumer mq生产者通用叫法 消息消费者,向Kafka broker读取消息的客户端;,负责订阅和消费消息

2022-03-10鱼鱼
Java的SPI机制
Java的SPI机制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是JDK内部提供的一种用于服务能力扩展的机制 在服务中通过不同的下沉方法实现能够加载不同的接口实现类,从而实现功能的热插拔 相比一些类似的设计模式(例如策略模式), SPI作为Java自带的实现特性,相对更加灵活和开放 我们常见的JDBC、日志框架slf4j、JavaMail、Spring等组件都基于 SPI实现(例如JDBC针对不同数据源的驱动) 之所以说区别于Java的一些设计模式,因为Java有一些实现能实现 SPI的动态加载 首先让我们定义 SPI对外提供抽象能力的接口类,这里为了便于理解展示包路径:

2024-10-14鱼鱼
多线程应用提高(III) 并发编程的艺术
多线程应用提高(III) 并发编程的艺术《并发编程的艺术》p36:JMM不保证64位的long型和double型变量的写操作具有原子性 面试中可能经常会被问到HashMap和HashTable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者并不是线程安全的,但其实在高并发的情形下,后者的效率低的不像话甚至不可用,所以在jdk7之后出现了线程高效且安全的ConcurrentHashMap 当并发严重时,某线程若是调用了同步方法,另外的线程将进入阻塞/轮询状态,既不能put也不能get,但ConcurrentHashMap是不同的,它采用了锁的分段技术,将数据分段存储,不同的数据持有不同的锁,这样可用性会大大高于HashTable,所以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都用ConcurrentHashMap取代HashTable
![多线程应用提高(III) 并发编程的艺术]()
2019-06-18鱼鱼
基于Consul的服务注册与发现
基于Consul的服务注册与发现注:文章基于Consul1.6.0版本,部分版本可能会有误差 本文中项目集成部分采用Java语言 consul官网,服务注册/发现是微服务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起初服务都是单节点的甚至是单体服务,不保障高可用性,也不考虑服务的压力承载,服务之间调用单纯的通过接口访问(HttpClient/RestTemplate),直到后面出现了多个节点的分布式架构,起初的解决手段是在服务端负载均衡,同时在网关层收束接口,使不同的请求转发到对应不同端口上,这也是前后分离防止前端跨域的手段之一: 图中的B服务也可以是多节点,注册在nginx上面的 要命的是,nginx并不具有服务健康检查的功能,服务调用方在调用一个服务之前是无法知悉服务是否可用的,不考虑这一点分布式的架构高可用的目标就成了一个摆设,解决手段也很简单:对超时或是状态码异常的请求进行重试尝试,请求会被分发到其他可用节点,或者采用服务注册与发现机制察觉健康的服务

2020-01-10鱼鱼